弗洛伊德表示,精神分析和人类学该合作
如果说助人从业者想再学一门学科,我第一个推荐人类学。对于心理学或是心理咨询的“发展”,人类学与它们有非常多相互的影响。
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图腾与禁忌》中说到,他希望他的论文能够成为“社会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诸学科的学子与精神分析家之间的沟通桥梁。……能引起双方的注意,并促使他们相信彼此间的不断合作一定会有益于该学科的研究,我便感到满足了”。
值得欣喜的是,一直以来,人类学与心理学、精神分析以及其他的治疗实践确实不断有交流,像是我在之前文章里提到的集体叙事实践也是一个例子。
这篇文章会比较侧重精神分析对于人类学的影响上,之后应该还会再写一些跨文化精神病学的东西~
里弗斯:心理学家与人类学家
近现代的人类学理论一般从博厄斯、拉德克利夫-布朗以及马林诺夫斯基开始学习。其中拉德克利夫-布朗师从于里弗斯(W.H.R.Rivers),人类学生对他往往也都有所耳闻。
里弗斯出生于1873年,在他作为人类学家的生涯前,他首先是一名外科医生、内科医生,后来兴趣又转向了心理学,还负责了英国最早建立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之一。他是人类学与心理学,或者说人类学与精神分析关系非常早期的例子。
哈登(Haddon)在1898年组织了前往托雷斯海峡的探险,里弗斯被推举为带头人,这成为了哈里斯迈向人类学的转折点。里弗斯当时负责测试“土著”与欧洲人视觉的差异,发现“土著”的色盲显著少于欧洲人,还发现他们的语言中没有“蓝色”这个概念;而为了研究遗传病学的情况,他又发现了“土著”不同于欧洲人的亲属称谓、亲属制度。
之后他对于托达人的民族志,为现代民族志打下了基础,最后由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发扬光大。
在1915年,里弗斯被任命为军事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并对战士“发疯”(insanity)的情况进行研究。
当时战士的情况被统称为“炮弹休克”(shell shock)。炮弹休克是英国心理学家迈尔斯(Charles Samuel Myers)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概念,被用来形容战士面对战争包括恐慌、失眠还有妄想等一系列身心状态。当时的一些医生认为,这是爆炸对大脑的隐性伤害;也有一些医生敏锐地发现了炮弹创伤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的可能性。而有一些人甚至认为,炮弹休克仅仅是一些人在道德上的软弱、是对战争义务的逃避。顺带一提,迈尔斯是里弗斯的学生之一,也曾参与剑桥人类学前往托雷斯海峡的调查。
里弗斯在治疗患有炮弹休克症的军官时,借用了一部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疗法,使用了当时还不算主流的“谈话疗法”。他将对创伤记忆的压抑视作炮弹休克症出现的原因,并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患者把被压抑的记忆带回到意识层面。同时他还会使用“再教育”(re-education)的方式,告诉患者,他们的症状并不奇怪、也不是不可治愈的。
在二战时,炮弹休克才为“战斗应激反应”(combat stress reaction)所取代,可以说是对于它与精神健康关联的承认。直到1978年,才出现了更为人所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概念。
1920年,里弗斯在《本能与无意识》(Instinct and the Unconscious)中进一步阐发了他关于心理神经症极有开创性的理论,但对于心理学史似乎没有留下浓墨重彩。
总之,里弗斯是一个串联心理学与人类学的重要人物。
文化与人格
二十世纪20年代,“文化与人格”的运动开始出现,精神分析与人类学的交互越发明显。
“文化与人格”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但被归为“文化与人格”的学者都相信人们的行为基于文化的模式、童年经验影响了人格的形成并且成年的人格反应了文化与社会建制。
精神分析家卡迪纳(Abram Kardiner)认为,社会环境和文化对儿童成长起到主要的作用。在一个文化当中,教养儿童的方式有一定的模式可循;换言之,在特定文化中成长的人往往有类似的童年经验。
本尼迪克特则以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国民性的研究而闻名于世。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经验极大影响了人格的形成,故而本尼迪克特据此分析了日本对于儿童的教养方式。她认为日本人早期严格的排泄训练让他们讲求仪式、整洁和秩序,而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断裂性造成了他们的双重性格。
语言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也被视作“文化与人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极大影响了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并认为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应该在“文化精神病学”的旗帜下统一起来。
受到萨丕尔的影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德弗勒克斯(George Devereux)以及拉康(Jacques Lacan)都将文化和语言放在了非常核心的位置。
文化和人格在二十世纪40年代达到顶峰,并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衰退。
在文化与人格的热潮渐冷时,许烺光又提出了“心理人类学”的研究。
许烺光指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但是,在他之前的‘文化与人格’”论者,多将其理解为某个没有变化的静态性实体。”
“他主张采用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理论。他将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勾勒成一种多层同心圆的模式。他认为,核心的部分是第七层与第六层的无意识或前意识,是人的本能或半本能的 东西。第五层是不可表达的意识,内容通常隐藏在人的心中。第四层是可表达的意识,可以表达人的心理内容、观念和情感。”
精神分析与人类学
之后的人类学研究,精神分析的影响开始淡化,但在精神疾病的文化表达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有很大的贡献。
弗洛伊德强调,症状和病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解码表,我们需要去理解精神疾病的内在机制。遵照这样的思路,一些西方人类学家认为,精神分析既然可以用来治疗己文化中的神经症,那么也可能拿来理解异文化中的仪式治疗或者是精神障碍的文化表达。毕鲁(Yoram Bilu)便指出驱魔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来理解。
实践层面,人类学则在精神分析非西方社会中的使用有所贡献。人类学家露丝(Ruth)与她的丈夫,精神分析师博耶(Bryce Boyer)是北美精神分析的先驱。他们实践的成功激起了更多人的尝试。
譬如接受过人类学训练的精神分析师阿波隆(Willy Apollon)与他几位进行人类学调查的同事共同筹划并开展了一项非常成功的精神病治疗项目。这个项目由“弗洛伊德跨学科研究与临床干预小组”(The Interdisciplinary Freudian Group for Research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开展,结合了环境疗法(milieu therapy,一种治疗社群的建立)、拉康派的个体治疗,而人类学家在其中对患者进行访谈、对患者的家庭背景进行调查并且参与到治疗进行当中。这个项目被视作人类学和精神分析整合的典范。
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关于人类学访谈与精神分析的关系。
赫特(Gilbert Herdt)斯托勒(Robert Stoller)曾做过研究,将精神分析的访谈与人类学的访谈做了比较。尤因(Katherine Ewing)也以她自己的实地访谈和治疗访谈比较了人类学访谈和精神分析访谈。简单来说,精神分析师更注重“言外之意”,会注意内容与非语言间的不一致,还会不断支持当事人说更多。他们更重视那些对当事人说起来有些含糊或是捉摸不定的部分。而人类学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各个被访者的共识和不一致上,进而探索某种共同的模式。当然,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的访谈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譬如一些精神分析人类学家也开始选择去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
也许是因为“对话”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有时人类学的访谈也出现了疗愈作用。克拉克指出,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有些被访者拿访谈作为解决他们个人议题的契机。这时候,人类学访谈仿佛变成了一个短程的心理治疗。其中一个例子便是一位女士借由访谈的机会,哀悼了她刚过世的两个孩子。当然,作者也强调,这不是要人类学家给被访者做心理治疗,但一定要警惕可能给被访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想到在《斗室星空》看到的一段话,“教育与治疗都是对话,如果一个人有机会在与他者对话的过程中,辨识自己所带着的各种情绪的扭结包裹,被剥夺压制的权力与能力的话,他和外界就是相通的,他的生命就有一个工作的空间,压迫人的社会关系就有可能因着这些生命活动的发展空间,而有了对抗转化的机会。”
部分参考文献
Kracke, W. H. (2004). Psychoanalysis and Anthropology. In C. R. Ember, & M. Ember (Eds.), Encyclopedia of medical anthropology: health and illness in the world's culture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Credo Reference: https://search-credoreference-com.gold.idm.oclc.org/content/entry/sprmedanth/psychoanalysis_and_anthropology/0?institutionId=1872
Shell shock. En.wikipedia.org. Retrieved 11 June 2020,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ll_shock.
W. H. R. Rivers. En.wikipedia.org. Retrieved 11 June 2020,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_H._R._Rivers.
夏, 建中. (1997).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 心理人类学学派. 人類學入門. Retrieved 11 June 2020, from http://anthropology14.weebly.com/315322084531456-24515297022015431867233982339827966.html.